耳
拼音:ěr 韵部:纸
〈名〉
拼音:ěr 韵部:纸
〈名〉
-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耳朵形。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:耳朵)
- 同本义 又如:耳目官(指耳、目两种器官);耳斡儿(亦作“耳挖子”。掏耳垢的小勺,另一头有尖头);耳朵垂子(借指耳窝);耳根厢(耳边);耳顺(六十岁)
- 听觉,听力 。如:耳识,耳性(记性);耳重(重听。耳朵听觉不灵敏);
- 耳状的东西 。如:索耳;吊耳;木耳;银耳;虎耳草;耳杯(两侧有便于拿取的耳提的杯子)
- 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
- 位置在两旁的如:耳门;耳房
- 听到,听说 。如:耳食之学(传闻中得到的浮浅知识);耳顽(听不进去);耳生(听来生疏);耳决(犹耳闻)
- 附耳而语 。如:耳言(犹耳语);耳报(暗中报告,私下传言);耳提面命(当面讲,甚至揪着耳朵讲。比喻教导得殷勤恳切)
- 通“佴”。退后,居次
- 人自为种而天下耳。——《庄子·天运》
- 表示限制,相当于“而已”、“罢了”
- 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,如同“矣”,相当于“了”、“啊”、“也”
- 田横,齐之壮士耳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- 且壮士不死即已,死即举大名耳。——《史记》